中电建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官网
 
专家观点

在以全球变暖为主的全球自然变化和以城市化为最突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怎样有效解决城市洪涝灾害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从1979年的19.7%发展至2013年的53.7%。京津、太湖流域、珠三角等地接近或超过了80%。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城镇化人口大量增加,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十大城市群。迅速发展的城市带来了很多的影响:改变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透水面积比例增加;挤占了河湖水域面积,降低了调蓄洪涝能力;城市径流特性发生变化,地表产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大;微地形变化,形成了有利于雨水积聚的环境等。加之,城市建设中城址选择不当,对竖向设计重视不够,城市排涝标准偏低,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地面沉降致使已建防洪排涝工程失去效用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加剧,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是综合利用城市雨洪,将雨水视为资源。城市雨洪综合利用主要包括:雨洪灾害控制、非点源污染控制以及水生态水环境修复三大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城市雨洪模型,实现对雨洪径流、雨洪资源化利用、非点源污染负荷等方面的计算,对水质水量进行模拟,为排水系统规划、雨洪利用设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SWMM模型是现阶段国内外研究者常用的技术手段,该模型对输入数据要求较低,相关经验较多,选取参数时可借鉴相关研究且具有一定灵活性,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已经对SWMM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运用开展了研究,对部分地区进行LID前后径流的模拟,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

深圳市一直以来重视城市防洪除涝体系的建设,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比如:修建防洪治涝工程、打造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和建设防灾减灾监测监控系统等。但是,仍存在部分早期建设的工程体系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干流治理末端治水为主,缺乏流域统筹、排水规划未得到实施、雨污混流普遍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政府需要综合运用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寻求最佳途径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

时间:06-27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内涝、城市雨洪综合利用、SWMM模型

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合理或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所造成环境污染,概括为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三大类。以水污染为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747亿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47.4%562眼监测井中,水质在Ⅳ~Ⅴ类监测井占72.1%。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习总书记多次论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20132016年连续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要治理好生态环境,需要从以下九个方面着手: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哲学观;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随后,李长兴以中电建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接的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为实例,向学员们阐述了“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和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六大系统工程技术体系。

时间:06-27              关键词: 生态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区域差异大,污水排放量小且分散,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氮磷为主要污染物、可生化性好,污水水量水质变化大,经济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污水处理困境,迫切需要拥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具有脱氮除磷功能,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便于维护,污泥产生量少”等特性的污水处理技术。

常见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人工湿地系统、活机器污水处理系统、联合污水处理系统五个部分组成,拥有低成本、低能耗、污水利用率高、二次污染少、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深港环保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开发的“人工快渗(CRI)污水处理系统”,对传统土地快速渗滤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系统采用渗透性良好CRI专利填料,大幅提高水力负荷,通过湿干交替运行方式实现自然复氧,确保系统长期稳定、低能耗运作,通过机械过滤、吸附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实现污水净化,在淹水阶段污染物质被渗滤介质截留、吸附在其表面,然后在落干期依靠填料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CRI系统对CODBOD5NH3-N以及SS有很强的去除能力,特别是对NH3-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该系统的建设费用低平均3000~3500/m³,运行费用低,无曝气设备平均0.30~0.35/m³,(建设及运行费用基于1000m³/d典型污水厂核算),运营维护简单,无活性污泥产生,出水效果好,研发保温设备确保寒冷地区正常运行。该系统可被运用于河道水质净化(含流域治理)、工业园区污水深度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目前,已有超过100个污水处理厂、1000个小型污水处理站运用了CRI系统,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份,总处理规模超过100万吨,相信随着国家对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环境标准的愈发严格,该系统会在污水处理中发挥更多、更广泛的作用。

时间:06-27              关键词: 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CRI污水处理系统

我国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水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水问题,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等,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和水危机的加剧,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城市中的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缺乏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府涉水部门众多,管理职责既有重叠也有交叉的客观情况导致了我国水环境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水环境治理也随之融入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十九大明确把建设“美丽中国”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要治理好水环境,就要做好“治污、治水、治岸、治河、景观、流域统筹”六个方面的工作,要将片断化、碎片化的治理方式转变为以“河湖(水资源) —流域(土地资源)—社会(各方面)—经济(全行业)” 为研究对象,将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中岸上视为相互依存的整体,有序开展水环境治理,协同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问题。电建水环境公司依托中国电建“大集团、大土木、大水利、大环境、大品牌”的资源优势,贯彻新时期治水理念创造性提出了“六大系统”——防洪防涝与水质提升监测系统、雨污分流截排管控系统、内外源污染管控系统、工程补水增净驱动系统、生态美化循环促进系统、水环境治理信息管理云平台系统,并实际运用于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当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周边区域居民及相关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

时间:06-27              关键词: 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六大系统

中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萌芽期:受到国际环保意识启蒙,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初步建立了环保产业市场,国际大型环保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2.初步发展期:90年代有多部环境保护的新法颁布,环境标准全面提升,至1990年底,颁布了16项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标准达204项。环保产值的GDP占比增长到0.58%,产业内容提升;

3.快速发展期:“十五”期间,国家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全社会环保投资比例首次超过1%,环保领域进一步延展,形成覆盖环保设备、环境服务、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的综合环保产业。

4.腾飞期:2012年“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2016年以来,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计划的全面实施,“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市场竞争激烈、产业内容得到了大幅度拓宽流动性、区域性环境服务业不断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方治理服务、环境绩效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环境咨询评估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等服务业态快速发展,2017年的环保产业产值已经占到GDP7.6%,环保单位达到了28000家。我国的环保产业正走向包含多个行业,更加多元化的环境产业。

“武夷山水美城市项目”是博天环境集团承接的政府PPP项目,也是武夷山市“十三五”发展期间的重大工程。集团致力于将其打造为环境艺术典范,提出,道法自然——依托生态产业形成价值链延伸,在武夷山水美城市的设计中,充分结合了武夷山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力争打造集水生态保持、文化形象展示、旅游休闲功能于一身的“水美城市”,形成高品位、多业态的滨水产业;大道浑一——包罗万象的全生态系统,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生态环保为纲领,构建以沉水植物为首的全生态系统,最终实现“水清,水美,草绿,鱼游”的自然生态景观。以专业的水生态治理技术,为武夷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做保障,用环保的投入,为后续的衍生产业开发(如康养、文旅)创造机遇;天人合一——在全国推动水环境综合体项目,构铸天人合一的美好环境”是博天环境的使命,在水美城市的设计中,也充分融入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时间:06-27              关键词: 环保产业、环境产业、武夷山水美城市项目
27 条记录  共 6 页  第 1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16 中电建水环境有限公司 华东院